刺明_第584章 大白舰队出使朝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4章 大白舰队出使朝鲜! (第5/13页)

的伟大胜利。朝鲜国王室对中国感恩戴德,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两国的文化、贸易往来,是非常频繁的。朝鲜高层基本都懂得汉语,使用汉字,和朝鲜贵族、高官交往,基本上不需要翻译。还有大量的朝鲜人定居在北京、南京等地。朝鲜国内建筑的样式,还有各种政治制度,都完全是照搬明朝的。

    朝鲜光海君朝末年,鞑子兴起,连续打败了明军。朝鲜作为明国的附属国,也感受到了鞑子的强大压力。光海君不得不采取一种圆滑的外交政策,在臣服明朝的同时也向鞑子示好。这种态度为朝鲜的正统派两班阶级所不容。再加上光海君在治国方面的一些失误,以及宫廷内部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最终引发了朝鲜的内部政变。

    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朝鲜发生宫廷政变。西人党的李贵、李适、金自点等人在仁穆王后和新崛起的南人党势力的协助下,召集军队在绫阳君的别墅内会合,打入庆云宫,发动宫廷政变。三月十三日晨,绫阳君李倧即位于庆云宫之别堂。是为李朝仁祖。仁祖即位后,光海君的亲信--大北派的李尔瞻、郑仁弘等被赐死,光海君和家人被流放到乔桐岛。

    仁祖在两班阶级、尤其是儒家学者支持下,采取亲明排金的政策。当时明金对峙,鞑子要想西进伐明,就要考虑东面朝鲜的行动。对于如何处置朝鲜,鞑子朝廷内部有两种意见。《李朝实录》记载,“第三子洪太时(皇太极)常劝其父进犯我国;其长子贵永介(代善)则每以四面受敌,仇怨甚多,则大非自保之理,极力主和,务要安全,非爱我也,实自爱也”。

    努尔哈赤为避免两面作战,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鲜投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