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802章 尔为大国,而中国亦不小也 【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2章 尔为大国,而中国亦不小也 【求月票 (第9/10页)



    张准顿时来了兴趣,好奇的问道:“你说说,那是个什么情况。”

    他还以为,俄罗斯和中国打交道,是从清朝的时候开始的,没想到,明国居然也有人知道俄罗斯国,而且,俄罗斯还有人到过中国。这的确是有点意外。显然,这个事实要比他的认识,提前了足足两百年。

    杨廷麟急忙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娓娓的讲述起来。

    原来,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俄罗斯人图敏涅茨曾来过中国。他在中国各地游览一番以后,回到俄国,在报告书中写道:北京城的规模是“如此宏伟,骑马绕城走一圈也需要十天时间。”又说,中国盛产黄金、白银、生丝、绸缎、天鹅绒、小麦、大麦、燕麦、小米等等,只要想得到的物资,明国都是应有尽有。显然,明朝当时的富饶很让俄罗斯人吃惊。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俄国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派出以伊凡-佩特林为正使,安德烈-马多夫为副使的俄国使团考察队出使北京。这个考察团,一行总共十二人。他们于尼古拉祭日(5月9日)从托木斯克动身,同年9月到达北京。俄国人在明朝境内先后经过的城市分别是张家口、宣化、怀来、南口、昌平。他们一行人在圣西门祭日(公元1618年9月1日)到达了他们所称的大中国城——北京。

    由于沙俄曾在蒙古和中国西北活动,当地的鞑靼部落,和俄罗斯人有些牵扯不清的关系,明朝政府对裴特林一行不能不有所警惕。尽管如此,他们在北京还是受到了适当的礼遇,被明朝官员安置在宏大的国宾馆里。后来,他们带着一封万历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踏上了归程。

    杨廷麟已经记不清万历皇帝的国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