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1章 重炮巨舰的年代! (第4/8页)
牢牢的把握住了时代的潮头,他就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明末的造船,相对于以前的繁盛,的确是个悲剧。十七世纪,海上争霸时代全面开始。西方造船业和海军力量不断发展,中国却日益落后。到明末,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排水量超过400吨的战舰,都是少之又少。排水量超过600吨的战船,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巨无霸了。 其实,在郑和下西洋以后,明国错误的实行禁海政策,片板寸帆都不许下海,结果,造船技术从此莫落,不断的萎缩,最终几乎消失不见。偏偏这个时候,正是西洋列强开始大航海时代的黄金时期。它们的造船能力,还有造船技术,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 十五世纪初,亨利王子为了东航探险而创制了葡萄牙轻快帆船,其后即有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伽马东航印度等一系列全球航海探险活动,这导致了十六世纪以后的地理大发现。长期远洋航海的实践,西方帆船性能和航海技术在全面超越中国的基础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大炮上战舰是海军武器发展史的飞跃,虽然中国最早在船上使用了火器,但仅此而已,火炮一直是被固定在船头和船尾的位置,不能灵活地瞄准射击,舰炮技术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诸多大炮在船上使得船的稳定性变差。而且,一旦开火其后坐力使得船更危险。 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其一,是提高舰炮铸造的精度和铸炮材料的强度;其二是发明了船舷炮门。这个金点子是被一个英国人想出来的,这个人名叫詹姆斯-贝克。他将火炮装在下甲板,并在船体两侧开出炮门,让炮能够发射。在不使用的时候,炮门用带铰链的炮门盖关闭,防止海水飞溅进来。 公元15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