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6章 拿破仑VS戚继光 (第13/15页)
两伍构成一伙,由一个伙长、一个火头兵、两个伍长以及十名士兵组成,总共是十四个人。 戚家军四队为一哨,称为大队,设哨长一人,共计49人为“哨”,这个“哨”相当于现代的“排”。虎贲军在这个级别上的编制,乃是小队。虎贲军的小队,总共有五伙,总共50名士兵,加上各自的军官、火头兵,总共是70多人。 “哨”这个层级是戚家军最大的基本作战单位,也就是说,戚家军的正式编组基本作战单位是由“伍”、“队”、“哨”所共构而成,没有后来的“局”、“部”等大编制单位,这种由小编制构成的作战部队,机动性相当优异,兼之混成兵科搭配,攻守兼备,就算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伍”,也可行使独立的作战任务,作战的弹性与战术的应用相当广泛。 戚继光在三镇练兵是依照南方抗倭时的经验,再参照北方战场环境的特色加以编练而成。戚继光改良军械并制定了冷兵器及各式火器使用的军用标准规范,在部队编组上,首创由各兵科及冷热兵器混编成攻守兼备的车、马、步、辎各营,并把火器平均下放到最基层的战术单位“车”及“队”中,使得基层战术单位的火器普及率为当时世界最高的水平。 我们先要厘清一个概念,戚继光的各兵科及冷热兵器的编组配置,是以混编方式分散到基层的“车”及“队”中,相当于现代的“班”层级。而同时期的欧洲、奥图曼及日本等国虽然也是冷热兵器混编,但都是同一种兵科集中编组于同一较大单位里,相当于现代的“连”级或是“营”级。 在战术运用上,戚继光的各营,从营到队甚至车都可以行使独立的攻守兼备作战任务,不需仰赖其它单位的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