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第3/8页)

联系。努尔哈赤将蒙古各部看成自己的族类,女真族中融有大量的蒙古人,有的部落的先祖本身就是蒙古人,如叶赫部。努尔哈赤曾毫不掩饰地说:我是蒙古遗种。

    征服蒙古是努尔哈赤的既定方针。蒙古同女真一样,都是精于骑射战斗力极强的民族,将蒙古争取过来,对努尔哈赤是极其重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满洲八旗的人口,都是太少了。人口太少,自然就无法编组更多的军队。

    由于军事上的特殊地位,广宁城周边城堡屯积着大批粮草。在广宁陷落之前,距广宁城一百二十里地的广宁右卫(今锦西县右卫乡)就屯有粮草50万石。50万石是个什么概念?明代一石等于现在188.8斤。50万石就是接近10000万斤。

    当时的满洲八旗,可能就是10万人左右,每个人可得粮草接近1000斤。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如果再加上广宁城内和周边城堡的,数量将更为可观。这对于刚刚进入辽南,四处遭袭,政局动荡,物价飞涨,粮食奇缺的大金国来说,无疑是救命的粮草。

    鞑子也是人,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粮食的。甚至,和汉人比起来,鞑子需要耗费的粮食更多。因为鞑子的战马,是需要大量的豆类来喂养的。战马的草料,必须加入豆类,才能保持战马充足的体力。而豆类,当时只有从汉人这里才能抢到。

    野猪皮磨刀霍霍,准备向广宁城动手。辽西的明军主帅,熊廷弼和王化贞二人,却在如何对待后金的问题上,看法截然相反:一个主张攻,一个主张守。

    王化贞的攻用四个字来概括,即“一举荡平”。

    熊廷弼的守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三面布置”。

    王化贞血气方刚,面对鞑子的肆虐,他同辽东民众一样义愤填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