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6章 夜阑人静思辽东(上) (第5/8页)
燃遍及辽南各地。 毛文龙的成功,王化贞颇感得意,而且他从毛文龙处得知,金、复、海、盖等四州的降将也都在准备起事。王化贞错误地估计了辽东的形势,以为汉民们一旦闹起来,必会形成巨大的反金浪潮,将鞑子们赶回建州去。为了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王化贞将策反的对象锁定在了李永芳身上。然而,这个宝他押错了。李永芳不但没策反成,反倒被李永芳策反了自己手下爱将孙得功。 表面看来,王化贞的策略是正确的,因为,敌人内部有人策应,朝廷有大兵围剿,里应外合,焉有不胜之理。况且还有可借助的外部势力,即蒙古的四十万大军。王化贞陶醉于自己勾划的蓝图中,在他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中写道:“愿请兵六万,一举荡平,臣不敢贪天功,但厚赉从征将士,辽民免赋十年,海内得免加派,臣愿足矣。即有不称,亦必杀伤相当,敌不复振,保不为河西忧。而臣将归老林泉,臣愿足矣。” 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必胜的把握,他甚至夸口说:“仲秋之月可高枕而听捷音。” 在王化贞完全进入发烧状态时,熊廷弼是什么态度呢? 熊廷弼未当经略之前就在辽东当过四年的巡按,对辽东战事可谓了若指掌,并深知努尔哈赤的厉害。他坚决反对王化贞的所谓一举荡平之策。他认为,王化贞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以目前明军的实力,能守住广宁城就不错了,反攻根本就是奢望。他主张三方布置。所谓三方布置是指: 第一方是坚守广宁。在广宁城三五里外扎营,深垒高栅,骑兵和步兵相结合,形成犄角之势,相互照应;在广宁周围城堡设烽火台,一旦有敌情,立即点起烽火,相互为援; 沿三岔河设游骑,轮番出巡,迷惑敌方,使之不敢轻举妄动;辽阳距广宁三百六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