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814章 郑成功的决断 【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4章 郑成功的决断 【求月票!】 (第11/12页)

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因为在开发台湾上的巨大贡献,颜思齐获得了“开台王”的尊称。在当时,杨天生、郑芝龙、陈衷纪等人,都是给颜思齐打工的,他们谁也不敢称老大,因为只有颜思齐是真正的老大。直到颜思齐死了以后,郑芝龙才逐渐的崭露头角。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九月,思齐和部众到诸罗山捕猎,豪饮暴食,不幸染伤寒病。数日后竞一病不起,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临终,他召众人告之:“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颜思齐故后,众推郑芝龙为盟主,继续拓垦大业。

    张准好奇的问道:“你们为什么秘不发丧?”

    杨天生叹息着说道:“是颜思齐不让我们发丧的。”

    他解释说,颜思齐当时已经察觉到,荷兰人有占据东番岛的野心,只是顾忌他的存在,才不敢过分的侵略。要是他死了,荷兰人肯定会大举入侵的。为此,他临死的时候,要求手下秘不发丧,还找人冒充自己。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荷兰人不敢放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