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5章 亩产量三万斤! (第2/8页)
是想说明,好像农庄这样的生产方式,其实是可以推广到农林牧副渔的所有领域的。湖泊太大,一个人管理不了,那没有关系,可以几户人家,甚至是几十户,几百户的人家,联合起来经营。出海捕鱼,一家人没有足够的钱买渔船,可以多家联合起来。” “正如你所说,单门独户的经营,存在太多的先天不足,特别是对抗风险的能力很小。或许大家都注意到了,最近十几年,全国的气候变化,非常的糟糕,有越来越冷,越来越干旱的趋势。好像北方的大旱,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了,我们山东,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以前,打一个灌溉井,只要五丈左右就有水出,现在至少要打十丈,有个别地方,即使打二十丈,都找不到水源。这充分说明,要是我们继续保持单门独户的经营方式,很困难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打一个灌溉井,至少需要三百两银子,这是一般的农户,根本无法承受的。” 徐正明有点不解的说道:“大人的意思,是要让大商家介入?” 张准缓缓的说道:“要是有大商家加入,自然最好。要是没有,也没有关系。第一钱庄,是可以贷款的。当然,贷款不是贷给私人,是贷给多个农户的合作体。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合作社。” 徐正明皱眉说道:“贷款……万一出现失误,无法偿还贷款,那怎么办?难道将贷款的所有百姓,都全部抓起来?这是要引发动乱的,还请都督大人三思。” 张准有条不紊的说道:“这当然是有风险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包赚不赔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各行各业有才华的人还是很多的。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子来。只要赚钱的人比亏本的人多,贷款就是没有风险的。” 宋应星老老实实的说道:“都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