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二五 白日风尘驰驿骑(6) (第4/5页)
比碎石路更好的路面。 这就是沥青。 其中又分了两种。一种是秦青,用的是延安府出产的石油残渣,毒性小,效能好,但是产量低,价格高,也就只在陕西能用。 另一种则是普遍的煤青,各地皆有,产量足,但是毒性大,最早用沥青铺路的山西就有不少黑毒病患。而且煤青还有天热易软,天冷易裂的问题,县城以下的道路还能用,官道上就没人敢用了。 吴易对于江南道路修葺早就有了想法,不过也是碍于条件,心有余力不足,只能看着硬路一点点夯出来,而且还时常需要修补。 “小弟有个族亲,在山东时发现用煤青与水泥、碎石搅炒铺设,再用石碾碾过,道路即成。而且夏日毒性小,冬天也不容易开裂。成本上比全都用水泥要省了许多。”廖兴道。水泥路固然最好,但成本也是最高,而且热胀冷缩容易开裂,总得有人修补,又是一笔开销。 吴易暗道:这便是你家给子弟谋的活计吧,果然是不用怕查。 “他想将此法卖给衙门?”吴易问道。 廖兴摇了摇头,道:“他想包工。” 由布政使司出银钱,修路队承包工程,按时按质提交验收。这种官民交易在明代已经出现在了运河疏浚上,被移植到官道修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吴易想了想,道:“质量可不能轻忽啊,万一皇太子再来浙江……” “放心,这种新路比纯铺沥青强得多。”廖兴道:“这事我亲自过问了的,否则也不敢来找你。” “江南的料贵,他真能赚到钱?”吴易更疑惑了。 江南修路成本高于北方,除了人工本就偏高之外,用料也是重头戏。江南不出煤铁石材,这些都得从北方买了运来。浙江更是水网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