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九八 牒书走报州与县(11) (第2/5页)
两人非但不是巧遇。而且对于各自的事进行过深入探讨,并且达成了合意。汤若望之所以强调两人是偶遇,无非是在说:互不干扰,互不帮助。各行其事。 “殿下,外臣是来毛遂自荐的。”利类思道:“我希望能够进入钦天监工作,发挥自己的天文和数学知识。” 朱慈烺并不会想儒生一样思考让外国人观测天文是否会对天帝不敬,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成问题。他爽快道:“可以。不过北京钦天监的人手应该满了吧,汤先生。” 汤若望一愣,支吾着表示同意。 “所以你可以去南京。”朱慈烺笑着对利类思道:“留都撤制的时候,钦天监并没有解散,只是作为一个行署归于北京领导,。如今还缺乏精通西法的人主持,你大可以去南京发挥自己的才学。” 利类思的心脏顿时拧在了一块。 他的本意哪里是发挥才学。只是单纯寻求与汤若望平等的政治地位,能够以官方身份推动传教事业。如果因此而离开了明王朝的政治中心,去一个富庶但是没有影响力可言的地方任职,显然与自己的初衷相悖。 朱慈烺从汤若望的应对中也看出,两人显然有某种交易。只是汤若望处于被动的一方,略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好了,汤先生的事呢?”朱慈烺把纠结留给了别人,轻松愉快地散步,兼带挑拨离间。 “臣请扩建南堂,以便于每周日的弥撒。”汤若望道。 “唔,这件事啊。”朱慈烺微微仰头看了看蓝天白云。道:“你不说我都忘了,当初好像答应过你们在大明传教的。” 汤若望喜出望外,立刻帮助朱慈烺回忆起来:“是的,殿下当年的确有过这样的承诺。” 当初对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的依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