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才中魁首---文中牡丹 (第5/6页)
的宠臣邓通。按理说,刘恒此次招贾谊回长安,不会如此冷落贾谊。贾谊受此冷落,原因就在邓通。贾谊生活在夹缝中,最本质的是高才与俗世的夹缝,表现为周勃和邓通等人所造成的夹缝。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今四川乐山县),是个划船的黄头郎。黄头郎,就是头戴黄帽的人。他受到刘恒的宠幸,全因刘恒的一场神仙梦。 刘恒曾梦见自己升天,但是升不上去,有人相推,助他升天,刘恒回头,只见是个将上衣束成带状系在屁股的黄头郎。刘恒痴迷于神仙之道,醒后,在未央宫西南的苍池中找寻这人,果然见一人的穿着如他梦中所见。一问方知此人叫邓通。痴迷于神仙之道的人联想都很丰富,“邓”就是登,邓通就是登通,意味刘恒将通过邓通而成仙。从此两人形影不离。 有一次,刘恒让看相的给邓通看相,看相人说邓通会贫死。刘恒一听,笑了,说:“我身为一国之君,邓通怎么会贫死?”刘恒怕邓通真的贫死,送邓通一座四川的铜矿,让邓通自己造钱。当时朝廷允许私自造钱,刘恒这么做,相当于给邓通一个印钞厂。邓通不负刘恒所望,他造的“邓钱”和吴王刘濞的“吴钱”驰誉天下。 贾谊知道私自铸钱会引起违法乱纪行为,农民将不务本而重商,后患无穷。于是贾谊上书禁止民间铸钱,结果不但刘恒没采纳,还招惹了邓通。 贾谊命途多舛,这次又栽在邓通造就的夹缝里。贾谊悲伤,他悲伤地生活在一个不安且懦弱的年代。匈奴几度入边,肆意抢夺;诸侯王坐大,叛乱连连,刘长和刘兴居就是例子。贾谊才气鼓荡,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他多次上书陈事,其中《治安策》尤为后人推许。 贾谊辞赋写得好,政论开汉室之先,后世的好几位政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