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_第90章理想不能代替现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理想不能代替现实 (第3/6页)

无功受禄,张仪心里过意不去,不好意思回秦国,所以继续待在魏国。

    在一个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如果老国君突然死去,可能会引发内乱。如果魏惠王死后,魏国发生内乱,张仪就可以居中策划魏国依附秦国。即使魏国不发生内乱,继位的也是新君。新君社会经验不足,张仪更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老魏王顽固不听话,张仪只能打新魏王的主意。四年后,老魏王果然死了,新魏王继位,人称魏哀王。将门出虎子,魏哀王也不是省油的灯。魏哀王虽年轻气盛,却并非毫无头脑,所以并没有被张仪的计谋蛊惑。

    四年的宝贵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游说仍旧毫无结果,张仪勃然大怒。既然游说不成,他便开始暗地里策划秦国攻打魏国。

    魏惠王在位时没有打过秦国,魏哀王还是打不过秦国。秦、魏两军相遇,参战的士兵未必相同,战争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即魏国只有挨打的份。

    自从庞涓死后,魏国一蹶不振,接连被秦、齐欺压。东有强齐,西有猛秦,魏国两头受气。两个强大的国家夹击魏国,就像两座大山一齐压向魏国,魏国无力抗拒,除了挨打还是挨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至理名言。在混乱的战国,这句话更被封为金科玉律。

    被秦国打败一年后,魏国接着在观津(今河南清丰南)大败给齐国。偌大的一个魏国,随着土地一天天被削割,国家已经危如垒卵。

    在秦国接二连三的打击下,魏国衰落之势愈来愈快。

    魏国衰落了,无论大国小国都想趁火打劫,秦国更想将其吞并。但与魏国接壤的韩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