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792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开辟加勒比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2章 轴心国的开罗会议开辟加勒比战 (第2/5页)

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如何赢得战争;二是如何构建战后秩序。

    1月5日,在法德两国的首脑进行会晤的第二天,日本首相东条英机、海军大臣山本五十六和外交大臣谷正之在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茂的陪同下,抵达了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萨拉丁堡。

    举行会谈的地点是城堡内雄伟壮观的“雪花膏清真寺”,这座清真寺正式的名称是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因为有个仿佛雪花膏一样的乳白色大圆顶而得了个“雪花膏清真寺”的雅号。

    “那里就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坟墓,”赫斯曼站在清真寺三楼一个向西敞开的窗口,指着外面一处庄严肃穆的墓地,用英语对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和谷正之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和你们的明治诸杰类似。他在埃及进行了真正有效的改革,建立了欧洲化的海军和陆军,发展了工业和教育,在1831年-1841年期间两度出兵西亚,打败了由毛奇伯爵训练的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占了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还强迫奥斯曼帝国苏丹承认他拥有阿拉伯半岛和克里特岛的统治权。但是最后,他却成为了失败者,在忧愤和悔恨中死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联合干涉。”山本五十六回答,他当然知道穆罕默德.阿里是什么人物,日本海军的精英都是非常了解世界历史的人。

    “不,”赫斯曼摇了摇头,“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过分贪心所致。他想要攫取的利益超过了自身实力所能拥有的程度,所以才招致了欧洲列强的一致干涉。如果他止步于黎巴嫩和叙利亚,并且和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苏丹和睦相处,那么埃及将会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