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858章 大决战节能环保的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8章 大决战节能环保的问题 (第4/5页)

城堡返回自己的司令部时,布尼亚琴科的报告已经送达了。

    “什么?他们在大卢基附近的树林里和红军的步兵打成了一团?”屈希勒尔元帅看到参谋长蒂佩尔斯基希中将递上来的报告,眉头顿时就皱成一团了。

    “元帅,苏联红军有可能会偷袭大卢基。”蒂佩尔斯基希中将已经和参谋们研究过这个情报了。

    “偷袭?”屈希勒尔想了想,“大卢基以东的道路能支撑多少军队通过?”

    “一个步兵军是没有问题的,”蒂佩尔斯基希说,“如果苏联人提前有所准备,或许还能再投入几百辆坦克。现在第4装甲集团军的主力还在大卢基,当然是不怕苏联人偷袭的。可如果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队都南下渡过了韦利卡亚河,那么大卢基周围就有点空虚了。”

    赫斯曼和古德里安制定的《紫色方案》是非常注重“节能环保”的,基本上是怎么省油怎么布署。所以第4装甲集团军就被摆到了大卢基,从列宁格勒通往乌克兰的铁路正好打这儿通过。而且这条路在普斯科夫城还和从莫斯科通往里加的铁路交汇。

    以大卢基为进攻大据点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人员、装备和补给物资,都可以通过铁路线直接从波罗的邦甚至德国本土运过来,不仅非常方便,而且不需要耗费宝贵的燃油。

    而从大卢基南下斯摩棱斯克的距离还不到200公里,也是有铁路相连的,只是因为交战而被切断。一旦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从大卢基通往斯摩棱斯克的铁路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车。

    顺便提一下,这个时空苏联境内铁路轨距和德国不同的问题,并没有给入侵苏联的德军造成太大的麻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