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655章 大雷雨 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5章 大雷雨 十九 (第3/5页)

刚刚从法国访问回来的阿道夫.希特勒正在一个大号沙盘台旁边转悠,一边转悠一边有些忧心忡忡地对赫斯曼说:“帝国元帅,华沙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希特勒在法国的访问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法国总统贝当和总理达尔朗虽然都满口答应向苏联宣战。但是他们却又以“法国需要时间重建后备装甲师”为借口,将宣战的时间推迟到华沙保卫战之后。

    很明显,法国人想看看风向再决定是否和苏联开战。如果德国能在华沙打败苏联,那么贝当和达尔朗就不担心红旗会插到巴黎了,那么重建起来的3个后备装甲师就交给德国师用。

    顺便说一下,法国人的3个后备装甲师是在地中海战役后,法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开始重建的。装备的坦克和各种装甲车辆,全都是由德国授权生产的德式武器。

    其中选用的坦克也是4号h型,突击炮是3号,自行火炮是“黄蜂”,不过都是法国工厂生产的。

    而且这3个师的编制标准和训练方法,甚至作战的手册和条令,也都抄袭自德国装甲师,因此战斗力是相当不俗的。

    另外,贝当还答应希特勒尽快重建强大的法国炮兵,使之为德国的东线战场服务——相比那3个法国后备装甲师,法国人的炮兵才是真正让人眼馋的武力。

    法国人制造大炮的本事从几百年前开始就一直领先!哪怕到了一次世界大战时,也有在技术上不亚于克虏伯大炮的施耐德大炮。

    而且在间战期间德国人长期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不能研发新型火炮。而法国却没有落下脚步,继续在火炮研究上领先。

    在西线战役的时候,法国人的炮兵可绝对比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