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_第839章 德版《租借法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9章 德版《租借法案》 (第2/5页)

用的,必须要国防军同意。这倒不是因为德国国防军霸道无理,而是德国没有没有那么富裕的物资可以支配。而为了最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德国早在战前就成立了由国防军和政府共同控制的军备总局。一切和军备有关的生产和资源都归军备总局管理,而军备总局的局长施佩尔(他同时也是经济委员会主席)虽然是纳粹党人,但是必须服从国防军总参谋长的意志——毕竟现在具体指挥战争的是大总参而不是希特勒的总理府。

    而且就算希特勒本人,也不会颠倒太平洋战场和苏德战场的顺序。太平洋战场的胜负只是决定德国能否支配全世界,而苏德战场的胜负直接关系到第三帝国的存亡!

    “博士,我们当然愿意支持《租借法案》。”赫斯曼点点头,说,“但是我们的支持是有条件的,我们必须要获得太平洋战争的指导权,同时还要指导日本的军备生产。只有这样,《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资才是有价值的,否则我们不如将物资全部用于东线。只要打败了苏联,第三帝国至少能存在一百年甚至更加长久。”

    卡尔.豪斯霍费尔沉吟片刻,说:“我们准备怎么支援日本?”

    “首先是提供40mm高炮……”赫斯曼伸手从副官施陶芬贝格那里取过一份清单,这是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和海军总司令部一起拟定的。“需要很多40mm高炮,我们和法国、英国、瑞典、挪威还有意大利的生产线必须开足马力才能满足日本的需要。”

    日本需要的40mm高炮的确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他们现在一门也没有!

    如果要按照欧洲联合舰队的防空武器配置标准装备,光是13条战列舰(包括4条大和级)就需要上千门!

    另外,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