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节 风向 (第3/5页)
拖到自己到宁陵之后还纠缠着自己。 “老王,你没有出去看过,又不是专业人士,自然不清楚旅游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我去过九寨沟,也去过张家界,至于说像黄山、庐山这些地方就不说了,每年游客如织,光是门票收入都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远的不说,像流花谷,条件根本无法与我们这边相比,但是在星汉公司经营下,现在进入了稳定收益期,每年的门票、酒店以及各种特许经营权费用的收入高达千万万,而现在他们的维护费用不过区区百万,而他们在流花谷投入不过两三千万,除开通货膨胀因素,五年他们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以后就是纯利润,根据他们和安昌县政府签订的协议,他们的景区资源使用权限是二十年,也就是说除开建设那两年,他们还有十三年属于尽赚,而当初安昌县政府采取是一次性买断使用权,但是现在后悔莫及,想要反悔,却又有公证后的合同,只有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啊。” 赵国栋也有些感慨,这就是一个眼光和眼界问题,连你自己当地政府都对这个景区不抱信心,那自然也就没有啥好说的,赵国栋对于麒麟观——囫囵山风景区开发相当看好,所以力主入股,如果不是花林财政困难,他甚至支持花林政府也出资获得更多的股份,日后一旦公司运作上市,其回报绝对丰厚无比。 “这么说赵县长你觉得我们囫囵山很有发展前景?”崔天琴也是将信将疑。 “嗯,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崔镇长,你和老王应该商量一下,怎么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开发鼓励本地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比如在景区附近开设旅馆、工艺品店,把我们这个地区的特色产品诸如木雕、藤编以及土特产行业发展都考虑进来,虽然景区可能两年后才能形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