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节 同僚(1) (第4/5页)
条南北向的次干线铺设。 以桂溪河及其两岸的滨江大道和桂溪大道、桂溪大桥为十字架。一个全新的花林县城已经初具规模! 赵国栋和韦飚伫立在桥头,一桥飞渡东西,天堑变通途,毛老人家的话语篡改一下用在这里相当地合适。 “老韦,历史在我们手中改变,我不知道我们选择北线方案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但是我知道把桂溪大道和桂溪大桥穿城而过绝对没有错。” “嗯,现在看来我们坚持中线方案是最明智的,如果不是穿城而过,这一片还是不能入目的棚户区,而桂溪大桥修在北边,无疑就是将这一片的改造无限期的延后了,甚至可能要到进入二十一世纪才谈得上这件事情。” 韦飚发自内心的道,赵国栋在这一点上的坚执既为他引来的一些麻烦,但是同样也为他赢得了尊重和赞许,至少在这些拆迁户们心中是清楚的,而县里的常委们以及那些消息灵通的干部们同样也清楚赵国栋被送到党校“深造”是因何而起。 实际上这种事情也瞒不过人,大家心知肚明,倒是让韦飚有些佩服赵国栋的勇敢无畏,当然这或许和赵国栋的自信和背景有关系,韦飚自认为自己处在那样一个位置上恐怕便无此魄力。 “老韦,我的想法或许有些超前,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到和谐统一。发展的目的何在?不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么?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收入,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这才是目的。我们花林底子薄,条件差,所以很多人更热衷于招商引资,拉来企业建厂,而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不太重视,这个观点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