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第2/3页)
嫂看着也是康健啊。”苏辙觉得有些难受。 苏洵摇头:“可惜水镜未曾说明具体时间,否则也好防范。” 对这个儿媳妇、好友之女,他也是满意的,谁知竟是遭了如此天妒呢? 他们被这突出其来的消息砸得发懵,忽然,苏轼起身,一甩袖子就要往外走,苏辙连忙将人叫住:“兄长你去哪?” 苏轼回身,神情严肃,语气含了几分急促:“我回房修书一封,发往眉山,请娘延请名医,看看娘子身上是否藏有暗疾。” “说得在理。”苏洵也站了起来,“顺便添上一句,既请了名医,便让你娘也一同问诊。”他想起妻子在家中的cao劳,或许也该注意几分。 夫子三人对视一眼,匆匆便离开了雅间,反正房中开了窗一样可以看到水镜。 【顺便补充一点,悼亡这个题材古人写了很多,从《诗经》起就有了,后面写得比较好的有潘岳和元稹,潘岳虽然望尘而拜令君子不耻,但长得好看,对妻子也比较深情,悼亡诗写得真切感人。】 正在悲伤的潘岳:……望尘而拜这事能不能不提了? 当事人现在就是很后悔。 另一边,元好问一边提笔一边不无讽刺地吟道:“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另一个悼亡诗写得好的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元稹,他的《离思》,流传度很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既然见过世间至大至美之景,别的就都看不上了。仓促地从花丛中走过却毫无留恋,一般是因为修道之人应该清心寡欲,一半却是因为,自你去世后,世间任何好景我都无心观赏。】 唐朝。 白居易安慰地拍了拍好友的肩膀:“沧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