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讲众生 (第3/4页)
结束、产生。 无始以来,众生不断造业,所以,没完没了地流转生死,循环往复。 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 所谓满业是业力招感的差别果报。 比如同样生而为人,有长寿和短命的不同,有贫穷和富贵的不同,有庄严和丑陋的不同。同样沦为畜生,有的流落街头,只能从垃圾中觅食充饥,还要随时面临被宰杀、残害的恐惧。而有的却被主人百般宠爱,精心照料,生活水准甚至超过许多普通百姓。 所有这些差别,正是由不同的满业所决定。 从造业到招感果报,还需要缘的成就。 如果说业力就像播下的种子,那么,还须同时具足水分、阳光、泥土等条件,才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些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又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之分。 有些业力造下后,现世即能招感果报,为现报;有些业力须待来生方能受报,为生报;还有些业力则须多生后才能受报,为后报;至于前面所说的不定业,招感果报尚未决定,为不定报。 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其实不然。 唯心论所说的心,是作为第一性的存在,乃永恒且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 而佛法所说的心并不具有永恒性,更非固定不变的实体。 此外,唯心论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而不从他物所生。 而佛教则认为,心是缘起的,不是独立、单一的存在。 唯识宗认为,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说明心是相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