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评判 (第2/4页)
” “再讲个故事啊,没有听够啊!” “再讲一个故事。”?魏王李泰说道。 魏王李泰继续说道:“我再讲一个故事啊!” 鲁庄公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君王,大家都知道曹刿论战,对英勇有谋的曹刿赞赏有加,却往往忽视了他服侍的君王——鲁庄公。 司马迁《史记》:“庄公好力。” 曹刿论战、长勺之战都可以看出庄王虚心采纳别人的建议,这样看来似乎是个明君,但又有人说庄公是个泛泛之辈,政绩平平没有什么好说的。 究竟,鲁庄公是个昏君还是明君,还要从他的生平说起。 太史公曾在《史记》里评价鲁庄公:“庄公好力。” 短短的四个字,道出了鲁庄公一身最突出的特点,没错,鲁庄公是好力,何以见得? 我们看下鲁庄公的身世,自然会对他好力有更深的理解。 鲁庄公生于鲁桓公六年九月丁卯日,姬姓,名同,为春秋诸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 他为鲁桓公的儿子,承袭鲁桓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2年。 鲁庄公能够在皇位上坐32年,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先不说他的好力,单就其他的来说,他在鲁庄公八年放过管仲,当时齐公子纠与管仲逃到鲁国。 次年齐桓公发兵击败鲁国,鲁国杀子纠。 齐向鲁索回管仲,鲁人施伯认为齐欲重用管仲,将会对鲁不利,劝庄公杀管仲,庄公不听,把管仲归还齐。 随后在鲁庄公十年,这一年的春天,齐桓公派兵攻鲁。 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相遇。 鲁庄公采用曹刿人建议,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