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_第1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节 (第2/6页)

染上时疫的百姓暗中处理了。”

    在一旁的何叔听到这话,赶紧拍了拍老伴,提醒道:“虽然那知县已经被摘了乌纱帽,可这些话也是不能说的。”

    若有时疫严重,屠城屠村也是各地心照不宣的做法,更是朝廷默许的做法。

    何婶连忙闭嘴,转开话题道:“对了,还要谢二郎大郎,在时疫时特地赶回来,还特意的来问了我们家的情况呢,且因他们回来,衙差都格外的关照我们村子,这些恩情呀,我们是一辈子都不会忘的。”

    遇事方知人,化事方鉴心,在经历过这是后,大家才知知县大人与衙门的可靠,他们也更知伏家人都是善人。

    虞滢与何婶说着话时,大嫂忽然从外进来,神色惊诧道:“弟妇,外头来了很多村民,都说要送些东西给咱们。”

    虞滢闻言,转身往外走。

    一出屋子,便见院子外头有一大群人提着篮子在外头候着。

    见到虞滢之时,众人脸色一亮,有喊“余娘子”的,也有喊“伏家二郎媳妇”的。

    他们有的拿来了鸡蛋,更有甚者提着一只鸡或一条鱼,还有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提来一篮子青菜,都说是他们的一点儿心意。

    陵水村是这玉县最贫穷的村子,虞滢清楚这些东西已经是他们能拿得出最体面最贵重的礼了。

    村民们尚且连一口像样的吃食都没有,而虞滢现在也不缺这些东西,自然是不会收的。

    她诚恳道:“我们喊的牛车要搬一些物件到玉县去,也放不下这些东西,所以这些东西大家伙还是拿回去吧。若是想感谢我的话,往后我不在村子里了,便帮我注意些药田和粮田,莫要被贼子祸害了去。”

    有人应:“余娘子且放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