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_第1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节 (第4/6页)

  便是伏危也是忙得双脚不沾地,既要忙商会与新推行的政策,更要忙这些杂事。

    伏危忙碌起来了,午时回家吃过午食后,径直去衙门继续忙活,有时更是不回来。

    而虞滢则在忙活着新开垦的地。

    半个月下来,她去过一趟玉县,碰巧那日伏危一直在衙门没回来,也就错过了。

    这些“李代桃僵”的案子查证如实后,如何处罚就有了些许难度。

    强制那些人去采石场吧,又恐会闹出人命。但若是不去,恐怕又会对被逼去的人不公平。

    再三衡量之下,知县接受了伏危的建议。

    ——把被强迫采石场的人放出来,而剩下的役期则改成役银,由原本该去的那些人按月交付,若是交不上来,那就去采石场老老实实的服役。

    不得不说,这么一件件李代桃僵的案子解决之后,周知县的声望顿时水涨船高了起来。

    过了许久后,虞滢才忽然明白过来,伏危不仅是在处理大嫂的案子,同时也在帮周至县谋划着声望的事情。

    而借着这一波声望,知县便开始推行开垦种药材,大豆的政策。

    百姓种植药材,知县也安排有这方面学识的人讲解,这人会轮番到玉县管辖下的村子教百姓怎么种草药。

    最后所种植的草药,只要不是特别差的,都由四个医馆分两个标准来收购,六文一斤和四文一斤。

    倒是不担心药农自己卖给药商,往来药商,衙门登基在册。且调查过,一年到头收购的药材不过几千斤。

    一亩地若管理得当,年产六百斤至八百斤草药是正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