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 春闱 (第1/6页)
二月初九,清晨。 会试第一场,四书文经义。 八股取士的关键。 朱浩心态平和,参加科举考试次数多了,慢慢也就习惯了,按部就班完成一系列考前工作,然后开始审题。 四书文三道题目。 《论语》题:“吾道一以贯之。” 论忠恕。 《孟子》题:“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论以仁治国。 《中庸》题:“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论君子立身处世之道,也是论君臣相处之道。 三道题看完,类似于截搭题中的截题,只出四书中一句,题目就算出来了,或许考官觉得,考生能来参加会试,学问必然不错,难道你堂堂举人还背诵不出课文?只要出这么一句,你就应该知道立意方向,无需赘述太多。 三道题目,有一种修齐治平的进阶感觉,先论“忠恕”,再论仁治,而后就是高洁的心态。 第二题和第三题有相似之处。 或许是受宁王谋反之事的影响,毕竟孟子题下句就是“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第三题分明是在暗示宁王违背了“为下不倍”的儒家行为准则。 “倍”通“背”,有悖逆的意思,宁王为下却“倍”,那肯定是有违中庸之道,应该大肆抨击。 三道题都不算难,就看考生是否能针砭时弊。 第二题还蕴藏有对皇帝的劝谏——“天子不仁,不保四海”。第一题“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