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第二场与第三场 (第2/6页)
朱浩觉得这题目还行,正是他想写的内容,正好正大光明抨击一下那个荒唐皇帝,满足众内帘官的喜好。 …… …… 除了五经题。 再就是论、诏诰、表、判各一题。 因为诏诰、表和判都是应用题,相对来说只是让你以固定形式写出应用文便可,没什么可说的,相当于科举考试中的完形填空,你没法写出来说明你造诣不够,至于是否会影响到最后录取…… 总归乡试还是以第一场三篇四书文为主,只要你第一场发挥好,后两场的题答得大差不差,也就过关了。 而此番论的题目出得比较特殊:“论:文武之道,有国家者不可偏废也。” 这道题并不在朱浩前世见过的《湖广乡试录》中,可以说是因蝴蝶效应而新产生的题目。 文武之道的概念,出自《论语·子张篇》:“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礼记》中也有相关论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此题出在时政题中,恰好跟上一道《诗经》题相悖。 谁都知道当今皇帝属于“穷兵黩武”的类型,文官高层并不喜欢当今皇帝的尚武之风,认为其坏了大明王朝的根基,即以文立国,但现在却要论述文武都不可偏废,这就摆明了出题者中产生了互相矛盾的看法。 一来是觉得朱厚照做的很多事都天怒人怨,但对其在武功方面的建树,又很推崇。 因为乡试出题的不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