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_第四百零二章 第二场与第三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二章 第二场与第三场 (第4/6页)

以古论今,时务策则是论当下时局。

    让朱浩失望的是,五道策论题,只有最后一题隐约算是针砭时弊的时务策,却非常隐晦,论述方向有点像“湖广熟,天下足”,论的是西北九边粮草物资调运,以江南粮草无法推行,反而是湖广与河南、陕西交界,调动粮草兵马反而更加方便……

    朱浩看过题目,总感觉出题者指向的是苏熙贵。

    因为过去几年,正因为苏熙贵来回奔走,粮草得以直接从湖广调动北上,比之前从江南调运走大运河,既节省路程,又让湖广之地粮草最大程度发挥效用。

    经史策中也有相似题目:“问,古之为国者必务训农,其民富而俗醇,良有以也,方今朝廷重臣,既专领司农之官,郡县长吏,又兼任劝农之职,而田里之间,地有遗力,人多游心……”

    策论题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题目比较长。

    先说一段很长的句子,带来一个观点,最后让你尝试去论述,最后以“请试言之”之类的话作为总结,这就是道标准的作文题,比那种引用四书五经中某一段话让你论证更符合后世写议论文的习惯。

    而且这种策论题的回答有个好处,无需使用八股文。

    基本上是自由发挥,有立意,能把观点清楚无误地表达出来便可。

    但若从字面意思着手,这道题作答方向紧贴“训农”,那就有失偏颇,因为光是这上半句,就能看出出题者指出,劝农最大的问题是“地有遗力、人多游心”,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其实土地能生产出来的粮食应该更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