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六章 教训那群龟孙(求月票) (第1/6页)
杨慎跟朱浩交待完,回到家见到父亲,立即便将跟朱浩前去寿宁侯府之事,一五一十说了。 杨廷和问道:“那你有无察觉,此子身上有异常之处?” 很明显,杨廷和父子对朱浩有了一些怀疑,主要是因为朱浩在兴王府中做的事太多,知情者并不限于兴王府核心人物,还有一些妒忌朱浩受朱祐杨宠信的小吏,在新皇登基后,他们也没得到多少好处,稍微被人收买便将王府内情外泄。 杨慎道∶“并未察觉有何不妥。他甚至当面斥责,说这是破坏朝中君臣和睦,大有袖手之意。” “嗯。” 杨廷和点点头。 站在一个老狐狸的角度,做事看重利益得失,对人对己有无好处,以此来判断朱浩的行为动机。 若朱浩有意投靠,杨廷和自然要好好考虑一下,朱浩能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若朱浩隐身背后相助新皇,那其就该无所惧怕才对,实在没必要在夹缝中艰难求存,把其自身摆在了一个不上不下、不仁不义的位置上? 再说了,朱浩替杨廷和联络新科进士上奏劝谏君王,在大礼议上公然站在自己一边,在那顽固的小皇帝看来,简直就是赤果果的背叛,怎会容忍亲信站在敌人立场上做事呢? 所以,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朱浩不为新皇所喜,投向文官集团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这涉及到一个认知问题。 杨廷和从朱浩的出身,武断地认为朱浩背后的家族参与到对朱祐杨长子的谋杀中,不可能为新皇所用。 又按常理分析,断定朱浩不可能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