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5 (第2/4页)
晋宁候前去更合适。” 武将以战功立身。每逢战事,便是朝中武将大放光彩之时。 晋宁候是大皇子的舅舅,大皇子举荐晋宁候也是理所当然。 不过,平西侯听到大皇子这一席话,鼻子都快气歪了。好你个大皇子!要捧晋宁候随你,顺带着踩我一脚可就太不地道了! 平西侯咽不下这口闷气,上前一步道:“末将愿领兵前去边关增援。若未立寸功,末将任凭皇上处置,绝无怨言!” 大皇子扯了扯嘴角,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讥削:“事关边关安定,不可有半点闪失。一旦延误军情,江山不稳,平西侯能否担得起这等重责?” 平西侯性情耿直,被这番话气得上了头,硬邦邦地回了一句:“武将领兵打仗,战场瞬息万变,谁也不敢断言稳胜。照大皇子殿下这么说来,晋宁候领兵前去就能确保万无一失吗?若打了败仗,是不是就该砍了脑袋?” 晋宁候夹在其中,不免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说道:“平西侯所言,也有些道理。大皇子殿下抬爱,末将心中感激不尽。不过,打仗谁也不敢言有十分把握,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宣和帝不置一词,又问二皇子:“你以为派谁前去合适?” 不出所料,二皇子举荐的是永安侯:“永安侯忠心耿耿,当差从无差错。儿臣举荐永安侯领兵前去边军增援。” 四皇子紧跟着大皇子步伐,举荐晋宁候。五皇子举荐的则是镇远侯。 卫国公靖国公已经年迈,家中子侄后辈多在军中,不乏出众之辈。不过,和正值盛年战功赫赫的平西侯等人一比,却又远远不及。 军中看重战功,也看重资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