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启棉花案 (第2/4页)
资金充足。所以很快就进入了建设阶段。为了便于控制这家汽车制造厂,谢廖沙分别从共青团、外经贸部、以及高尔基汽车制造厂选拔了一些自己信任的人安排到了这家汽车制造厂。因为谢廖沙并没有真的打算将这家汽车厂交给苏联政府,而是要改造苏联现在有的汽车产品线,以更好的占领拉美市场。 自从丘尓巴诺夫返回莫斯科之后,苏联的司法机关就没有再上门,虽然索契那个地方山高皇帝远,但是莫斯科是达官显贵云集之地,如果利加乔夫要让检察官们大张旗鼓的去搜查丘尓巴诺夫的住所,那就会造成和恶劣的影响,勃列日涅夫当年留下来的老臣子们是不会同意的。所以莫斯科要比索契安全得多,起码利加乔夫不敢让检察官们真的把丘尓巴诺夫带走。 但是那些没有居住在莫斯科的地方官员们却倒了大霉,成为了利加乔夫的出气筒,在乌兹别克,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等地。随着司法机关的深入调查,一系列的腐败案件被举报到了利加乔夫手上。这一次,在公开性原则的指导下,基本上利加乔夫查处一起,报纸上就会刊登一起。而同样是因为公开性原则,对于苏联过去的领导人的报道也开始出现了批判为主的倾向。戈尔巴乔夫和雅科夫列夫倒是没胆子批判列宁,不过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领导人在执政期间的一些失误和过错,传媒都没有顾及的进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