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武定皇帝的馈赠 (第2/4页)
师,这时候傻子也知道,大齐撤回辽东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这位民政主官不及奏请皇帝——当时也没办法奏请——,便下令各地屯堡民政官和屯长开始运粮,只留驻军二十天口粮,其他粮草全部运往辽沈大城。 就这样,到五月底,辽东各城、各屯堡粮食陆续搬运一空,连百姓和商户也开始分批撤离——绝大部分辽民商户自愿前往沈阳,只有少部分舍不得家财田地,愿意留下等死。 由于各地驻守大齐军队一直按兵不动,部分城池甚至还有渐渐增兵的趋势——戚金为迷惑建州朝鲜,分别向临近赫图阿拉的抚顺以及临近朝鲜的宽甸增兵——建州朝鲜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尤其在杜度看来,齐军踪迹颇为可疑,毕竟像这种不劫掠百姓逃走,而是让商民先撤的行为,不是杜度这些的人大清皇帝能理解的。 在此之前,大约三月份,山东、辽南等地齐国商会,早早嗅到了战场之外的危险气息,意识到齐军可能会撤回关外后,这些开原商人不惜花费数倍价格,从南直各地采购粮食火药棉花等违禁货物——虽然南明朝廷三令五申,严禁向齐国走私粮食,然而在利益驱使下,还是有很多渴望发财的商人铤而走险,将一船船粮食火药硝石棉花等物资走私到辽南。 弘光元年三四月间的南明朝廷,还在忙着讨论到底是“联寇平虏”还是“扫寇灭虏”,再加上开原商会和南直隶官商勾结已久,所以各项禁令等同虚设,双方利益错综复杂,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齐国商船几乎是在明军眼皮底下走私粮草物资,竟然无人查验。等驻守扬州的督师刘宗周听闻此事派人去查扣齐国走私船时,谢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