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大齐帝国 (第2/4页)
也不做赘述,总之天命所归,时也命也,也该刘招孙称帝。 护国公推辞许久,终不得已。康应乾杨镐等人以死相逼,王二虎更扬言要再来一次卢沟桥黄袍加身,刘招孙权衡利弊,综合分析,为了不让百姓再遭受兵灾,为了让开原事业能继续向前推进,他终于还是勉强接纳了群臣劝进,登基称帝。 是年,刘招孙定国号为大齐,史称新齐或东齐(因定都东半球)废延光年号,改年号为武定,仍定都北京,册封金虞姬为东后,杨青儿为西后,两后并立,立刘堪为太子。 奉明帝朱慈烺为顺义王,之藩朝鲜济州岛,与皇叔崇祯皇帝朱由校团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护国公称帝后,追随刘招孙多年的一众心腹皆得封赏。 康应乾被升为四川巡抚,真正成为封疆大吏,乔一琦继续做他的户部尚书,首辅杨镐兼任兵部尚书,又多了个国丈的称号,裴大虎林宇升为中军卫队主官,章东接替沈炼成为蓑衣卫主官,杨通升为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民政部门官员亦各有封赏。 新皇帝大肆封赏,当然很多官位都是空头支票,比如吕同知被封为大齐驻澳洲总督。依照当下态势,想要经络澳洲,不知还要等待多久。 武定元年正月初九,武定皇帝第一次早朝,位列两侧的文武官员都换成了开原班底。唯一改变的是,值班御史全部消失不见,新朝新规,御史言官全部被废除。 群臣向武定皇帝贺喜完毕,康应乾出列奏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