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291章 武夫当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武夫当国 (第1/6页)

    平辽侯暴怒后的第三日,康应乾托乔一琦送来书笺。

    康监军在信中称:

    “年老多病,乃今三月,元气愈见虚弱,卧起皆赖人扶。”

    信的结尾,他乞求让自己“早赐骸骨,生还乡里。”

    杨镐劝说乘机将康应乾驱逐,杀鸡儆猴。

    老丈人的建议被女婿果断拒绝。

    平辽侯让康应乾暂回沈阳,替自己坐镇辽东,好好反省。

    康应乾羞愧离开京师,返回辽东。

    然而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刚刚开始。

    之后,上疏让平辽侯监国的奏章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百官都被吓成软骨头。

    他们或是为了自保,或是为所谓从龙之功,纷纷开始鼓吹平辽侯监国。

    两京一十三省,除南直隶、湖广、福建明确反对,其他各省巡抚、知府对刘招孙监国都采取沉默态度。

    山东坚定支持监国,尤其是登莱两府,将刘招孙比作是三杨孔明一样的存在,是大明的救星。

    各地发往京师的奏章塘报,先是在六部汇总,然后发给内阁,再由内阁送到司礼监,最终集中到左安门瓮城刘招孙的案几上。

    刘招孙每日翻阅的奏章多达千份。

    他辰时起床,梳洗过后便开始忙碌,经常忙到午夜子时。

    以至于金虞姬埋怨夫君,忙起来连饭都忘了吃。

    朱元璋取消丞相制度后,皇帝手中权力空前集中。

    面对浩若烟海的奏章,常年无休无止不知疲倦的皇帝实属罕见。

    所以,明、清两代,被活活累死的皇帝确实不在少数。

    至少朱棣雍正两个就属于过劳死。

    刘招孙还不是皇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