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 辽东水师 (第1/6页)
鸭绿江古称浿水,汉朝称为马訾水,唐朝开始才被称为是鸭绿江。 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其江水清澈。 刘招孙站在江边巨石上,忧心忡忡的望着远处浑浊不清的江面。 正值凌汛,浑江裹挟着泥沙杂物汇入鸭绿江,江面比往日宽出很多,自然也不再清澈。 刘招孙倒不是担心水质问题,随着河水上涨,江面通行难度也更大。 明代鸭绿江没有桥梁连接,大桥要等到几百年后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才会修建。 平日两岸货物人员通行都是靠客船摆渡,由宽甸雇佣船只摆渡,算是官渡。朝鲜人当然没有出钱。 这一段的官渡有十艘客船,两边各停泊五艘。 指望这十艘船运送几千兵马过河当然不行,每船每次运送两三名战兵,不知要送到猴年马月。 袁崇焕派人到周围渔村雇了些渔船渔夫,勉强凑三十艘船,仍旧不够。 随袁崇焕赶来的李惕然终于见到了平辽侯。 一番寒暄后,朝天使便催促大军早日渡江。 绫阳君后日也就是三月初三将在汉城行动,以清君侧的名义驱逐光海君,如果平辽侯不能率兵准时渡江,绫阳君在汉城怕是凶多吉少。 刘招孙听袁崇焕说过这朝鲜使者,知道他脾气倔强,强压住怒火。 他也想早日踏上朝鲜土地,只是运力不够,除了运送战兵,还要运送战马,后面还有粮草。 无奈之下,刘招孙只得先派精锐战兵渡江,让辅兵和火兵排在后面。 袁崇焕望着浑浊不堪的鸭绿江,忐忑不安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