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 量中华之物力 (第5/5页)
对马海战后,欧洲几个殖民大国失去了日本、明国等地的贸易,东亚贸易活动全面停摆,几家东印度公司损失严重,几乎面临破产。 为了惩戒东方野蛮人,也为维护自由平等友善公正的贸易精神,英法荷等国暂时放弃了他们在大西洋的争斗,将有限的精力,一起投向远东风雨飘摇的暴齐。 作为英法荷兰三国代表(现在多了一个沙俄),科伦希望以南明开放通商口岸、鸦片贸易、关税税率、永久居住权为条件,换取他们对南方小朝廷的军事支持(主要以军火和教官为主)。 结果可想而知,科伦受到当时担任内阁首辅的刘宗周冷遇,史可法出面,对科伦怒斥一番,并用武力将殖民者驱逐出南京。 此事发生在武定元年六月初一日,史称“南京事件”。 不过身处化外之地的杜度就没有这些顾虑。 只要能扫灭刘招孙,彻底消灭齐军残余,完成老奴没有完成的事业,没有什么他不可以接受,哪怕是比《牛关条约》还要苛刻的条款,他也愿意接受。 实际上杜度正是这样做的。 当然,他的文学修养还不能达到英国商人的境界,不能出口成章,说出充满哲理的名句。 他饮下一杯葡萄酒,抬头望向东印度公司的全权代表,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但请放心,我们女真人是讲究信用的,说话算数!不像你在南京见到的那群虚伪的汉人,你也看见了,眼前大清正在与暴齐决战,朕需要更多的舰炮和熟练的炮手,只要你们四国能满足这些要求,上次你提到的那些条款,朕都会答应,决不食言!”梦吴越的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