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章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第4/5页)
言血书,这些人不惜划破手指,用自残的方式在白布上写下: 天不生平辽侯,大明万古夜。 然后冒着酷暑跑到太师傅“劝谏”。 这种令人作呕的吹捧竟出自一群御史言官之口。 刘招孙对大明文官的下限,又有了新的认知。 不过,现在不是他感慨的时候。 天启皇帝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发往太师府,言辞愈加恳切。 刘招孙接到封赏圣旨后,便让乔一琦孙传庭替自己上疏拒绝。 天启不依不挠,最后搬出冯皇后,恳求说: “谕尚书太傅刘总兵:朕面奉懿安皇后(崇祯先帝皇后刘氏)谕云:“与刘总兵说,各大典礼,虽是修举,内外一应政务,尔(朱由检)尚未能裁决,边事尤为紧要。刘总兵乃三朝元老,亲受先帝付托,中流砥柱,岂忍言去!待辅尔到三十岁,那时再作商量。刘总兵今后,万不可再存此(拒绝监国)念·······” 懿安皇后和天启的谕旨来了,鸿胪寺官、司礼监太监、文书房官乌泱泱上百号都围在太师府大门口,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锦衣卫来抄家了。 其实这些人都是在奉旨催促平辽侯供职。 在乔一琦、孙传庭率领下,辽东将官两百余人亦在张居正的豪宅前长跪不起。 上千人请求平辽侯顾及“君臣大义,人伦常理。” 大明朝野发生的巨大变故引起外国使节注意。 京师会馆中的朝鲜朝天宫、安南、交趾、琉球等国使者纷纷向这位大明权臣劝进,请求平辽侯顺从大明天子的旨意。 在各方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