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舞衣决定 (第6/10页)
虽然是提拔了侄子,但并没有违规,不应该有罪,而杨钊也终于从幕后跳出,向李隆基禀报韦明为官失德,根本没有资格得到提拔,韦涣虽然是按部就班提拔,但比韦明更有资格的官员大有人在,韦涣为什么不提拔,这显然就是任人为私. 韦涣本人也出面辩解,虽然韦明几年的考评都是中中,但他为官兢兢业业,没有失德之处。 几番辩论,所有的焦点都渐渐集中到了韦明的身上,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由于他已经在进京路上,正月十七的下午,李隆基下旨,召韦明入宫觐见。 中书省,李林甫桌案上放着刚刚从宫里传来的旨意,李隆基要立刻召见韦明对质,圣旨不是由翰林发出,是通过中书省来颁发,需要在中书省和门下省各敲一个大印才能生效。 他刚刚得到了最新消息,韦明已经到了咸阳,按正常的行路,他今晚应该宿在三桥驿站。 关键就是今天晚上了,李林甫沉思了片刻,便把旨意交给中书舍人刘通道:“这道旨意大家再商议一下,重拟后交给我。” 一道召见人的旨意是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刘通是李林甫的心腹,他明白相国的意思,这道奏折要扣一段时间再发。 “卑职这就去召集舍人们商议。” 刘通匆匆去了,李林甫一摆手,将一名侍卫叫上前,低声对他道:“你去办一件事......” ........ 半个时辰后,十几名黑衣人护卫着一辆鲜艳的马车,离开了长安著名的青楼‘妖花坊’向城外疾驶而去。 正如李林甫的判断,由于天色已晚,韦涣案的关键人物韦明便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