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2.丑国之行【求订阅】 (第4/8页)
明星的老去本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最让人打寒战的是人们突然发现,这一批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走红的人。 20年后竟依然在领导浩浩荡荡的电影大军。 接下来的问题就很严峻:谁能接替他们? 在好莱坞20岁—30岁的群星中。 有谁能证明自己已具备足够实力,可以攀到上一批人创造的高峰上? 阿弗莱克?威瑟斯朋? 还是奥兰多,迪亚兹? 答案是:没有。 数据表明。 从1994年起就是票房领军人物的明星们,如克鲁斯和汉克斯,至今还称雄票房。 近十年来,好莱坞竟然没能发掘出令人振奋的后起之秀。 当然, 这不包括罗素,因为他虽然成名晚。如今也快接近40岁了。 也不包括威尔,他也30多了。 尽管这期间出了不少好演员,但他们只能算是暂时的优秀年轻演员,却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明星。 至少在传统定义上,他们离超级巨星还有距离。 没有一个新人能在推出新片时造成汉克斯那样的轰动; 也没一个新人能像克鲁斯一样演戏领域宽到从剧情片到动作片再到浪漫片。 当然,也没人能如朱丽娅般引起全球轰动,让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都为之倾倒。 所以。 好莱坞的编剧开始急了,导演也开始急了,制片厂老板也急了。 明星呢? 都上哪里去了? 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时代里,曾经人才辈出的好莱坞究竟出了什么错? 没有明星,这个靠造星运动维持和赚钱的工业该何以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