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_第六零零章 困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零零章 困境 (第5/5页)

的供应完全断绝,只能依靠飞艇的空中补给,哪怕中国调集了所有国内能够调集的飞艇,甚至连杨皇帝的皇家飞艇都派了过来,但能够提供的补给依然是杯水车薪。而且这支军队甚至还不如德奥两军,德国和奥匈帝国至少还能自己生产绝大多数武器弹药,奥斯曼帝国可没什么像样的军事工业。

    没有足够的弹药补给,中国士兵再能打,装备再好也白瞎了,面对从两面夹击的两百多万敌军只能步步后退,甚至原本最有优势的轰炸机部队,也因为需要充当运输机从大马士革向伊斯坦布尔空运补给,而不得不大幅减少轰炸次数。

    为了重新打通巴格达铁路,中国陆军第十五集团军和后来赶到的第十七集团军迅速开始向巴格达进军,而同时在北方第十集团军也已经开始进攻德黑兰,另外为了防止美英联军再次从侧翼登陆进攻大马士革,第十七集团军有两个军在吉达港登陆然后北上叙利亚。

    就这样内线俄国人拼命进攻,外线中国人拼命进攻,几百万人把奥斯曼帝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战场,互相拉锯之下这个本来就不算大的国家以极快的速度逐渐沦为废墟。

    而在更遥远的北方,西伯利亚战场上俄国的土地却在以几乎同样的速度沦为废墟,因为中国第八集团军在阿特巴萨尔突破了俄军防线,就像一记右勾拳般杀向尼古拉斯大公率领的俄军后方,他不得不又弃伊希姆河防线,然后撤退到了库尔干。再退可就退到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一带了,虽然现在丢弃的这些地方都属于地旷人稀没什么价值,但要是再让中国人打到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这问题就严重了,那就等于叩响欧洲大门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