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9 (第4/4页)
刚刚开始掌权时战战兢兢的状态,思路也越发清晰。 然而满朝上下那么多人都牵连了进来,物议纷纷,若是罔顾他们的意愿,强行要将这个案子继续查下去,只怕朝臣们就要先一步阳奉阴违,她这个太皇太后的旨意,出了咨平殿就不管用了。 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惠帝年间时吏治清明,天下归心,朝廷威重的时日了。何况即使是那时候,惠帝也并未真正对江南动手,不过是约束着他们而已。 太皇太后尚且不敢自比惠帝,又遇上了这么一个时候,就算她看得在清楚,却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她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踩在泥淖之中,每往前走一步都艰难无比,局面甚至比先帝刚刚驾崩时更加艰难。而放眼四顾,竟没有一个能帮得上自己的人。 这时候太皇太后能想起来的,也就是一个薛知道,一个顾铮。 他们一个在自己面前坦陈江南之患,另一个亲自去过江南,想来都会站在她这一边。 然而薛知道早已去职,如今不过顶着一个虚衔,入宫顾问可以,要插手朝廷大事却不妥。而顾铮更是因为牵扯到阳山县的案子中,不得不暂时避嫌,已经很久没有入宫当值了。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一口气,又将手头的奏折合了起来,放在了其中一摞奏折之上。 送到她面前的奏折,批阅过后,基本上会被分成三类,一类是照准,可以发往政事堂,让由几位相公负责拟定具体条陈,将事情推行下去;一类是没什么意义的请安折子及提议被驳回的奏折,直接发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