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董卓进京,西园八尉 (第1/6页)
李儒口中的董太尉正是董卓,董卓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兄弟二人取表字为仲颖、叔颖。 董卓董仲颖,陇西临洮人,他成长于凉州,自幼好行侠仗义,与羌人首领结交。相传董卓在家乡耕种时,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就能把家里的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由此传言可见,董卓与羌人关系有多好。 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为羽林郎,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一起讨伐汉阳羌人。董卓粗猛有谋,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箭法精准。因此其屡建战功,才官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后,因凶残弑杀,贪赃枉法,而被朝廷免职。 在熹平年间,董卓又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成为“四世三公”袁家提拔上来的官员。也因此迅速得到重用,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自然都是由袁家人在背后出过力。 旧主张奂隐居在弘农郡华阴县,董卓派兄长董擢向其赠送一百匹缣,张奂厌恶董卓为人,拒绝不受。董卓虽心生怨恨,但因张奂深得本地百姓爱戴,弟子达数千人,他再心中不满,也只得作罢,不敢出手加害。张奂得以善终,享年七十八岁,武威郡百姓为其立祠,世世祭拜不绝。 后来董卓又参与了镇压黄巾之乱,却因战事不利,而被朝廷拿下入狱,差点定为死罪,他自然对大汉天子心生不满。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