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百六十五章 论王安石 (第3/7页)
们愚钝了一些,若有邻舍来欺辱,给些财物便可打发,何必大作更张,以至于上上下下生出这么多埋怨来呢?” 孙觉觉的刘安世此言太过,他去过地方知道老百姓穷困到何等地步,但京中似刘安世这般何不食rou糜的人确实不少。 说到这里刘安世即道:“众大臣之中,唯独王介甫知上意,以激切之言以动圣心,污真庙,仁庙为不治之朝,实在是巧言令色之极。” 孙觉问道:“介甫言仁庙之政不足我有听闻,真庙何曾言之?” 刘安世道:“官家转对时,见官陈习,陈习肆意评论大臣过失,谏官上疏欲贬其官。王介甫训斥谏官,还言当初真宗终不闻大臣之jianian邪佞巧,这是我从老师那亲耳听来。” 刘安世是司马光的门下,听他议论便知司马光对王安石所举之事有多少不满了。 苏辙尚且顾虑着不发一词,自己与兄长刚到京师,不易对执政大臣有什么评价。 但苏轼已是道:“当年先父作辩jianian论时,我与舍弟都嘻其甚矣,觉得评论太过。今日听诸公议论,方知先父见事之明。” “王介甫为政颇有斯人用其小数以欺天下,但天下之人如今都莫知莫觉,恐怕后人必有秦时无人之叹。” 秦人之叹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轼此言道出后,苏辙也是急了,兄长这话说了不是再度得罪了王安石么? 不过苏辙转念一想,这辩jianian论是苏洵最后一篇文章,在京师中流传极广,虽没有指名道姓,但都知道是谁。王安石当时哪怕身在金陵也肯定是看过了,并知道所指是谁。 他们兄弟与苏洵都没想到王安石不仅获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