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新罗使节 (第3/4页)
中被称作“才情之妙,超迈古今”,但就李恪看来,真德女王这首《太平颂》不过应制之作,大唐朝中能作出的也不会少了,但此诗毕竟是番邦君王所著,还亲手绣在了织锦之上,就显得极为难得了。 其中尤其是那句:“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鍠鍠。外夷违命者,翦覆被天殃”更有些意思,这句中的外夷违命者所指的自然就是高句丽和百济了。真德女王这卷织锦不止是献礼,也是请战来了。 “好诗,没想到令君竟有如此文采,令君所著,着实叫朕惊叹。”且不论李恪究竟以为如何,但就李恪一看到此物,便先赞扬了一句。 金法敏谦虚道:“鄙国风物,不比天朝,叫陛下见笑了。” 李恪问道:“如此难得的珍宝,使节为何不在元日大朝之上拿出,反倒此时献上呢?” 金法敏回道:“我新罗乃天朝藩属,举国上下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鄙国献此物非是为了附和别国,对陛下歌功颂德,而是为了表对陛下之忠,对天朝之望,故而私下献上。” 金法敏虽然这么说,但李恪也猜到了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在元日大朝之上歌功颂德的太多,其中不乏诗作,亦不乏珍宝,若是在元日大朝上将织锦献上,未必会被李恪如现在这般重视。金法敏在此事之上倒也颇有几分心机。 李恪并不点破金法敏,只是笑道:“朕以为此诗甚好,若有机会,朕都想见一见你们这位才情不俗的女王了。” 金法敏能被金春秋前来使唐,绝不止是因为金法敏是他的嫡长子,更重要的是因为金法敏自己就颇多智略。 金法敏一听李恪所言,敏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