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武威仓 (第2/4页)
。 刘仁轨有些担忧地对李恪道:“臣有一事觉着有些不妥,也不知当不当讲。” 李恪闻言,道:“正则你又不是外人,只管说来便是。” 刘仁轨道:“太子私自扣下凉州上缴长安的夏粮是不是有点草率了,近些年来长安人口户数愈多,粮草也不甚宽裕,若是因为太子扣下的夏粮导致长安短粮,恐怕长安短粮越发地严重了。” 凉州之重,和国都长安自然是不可相比的,河西更不能与大唐心腹之地的关中相提并论,关中人口稠密,每岁的粮食供给本就紧张,否则大唐天子也不会常带着文武百官和麾下禁军每岁来往长安与洛阳之间,就食东都,留下“逐粮天子”的诨名了。 关中缺粮本就如此,如今李恪为了缓解凉州的粮危,又要扣下十万石本该送进长安的夏粮,长安那边自然就更不宽裕了。 李恪无奈道:“此事本宫也知,但先解燃眉之急吧,想必父皇也会体谅。” 此次扣下粮食是为了对付关陇门阀,也是李世民和李恪议定的第一要务,李恪为此扣下十万石粮草李世民自然理解,也不会多问什么。 刘仁轨道:“这批夏粮太子总归还是要另设他法补上的,否则京中那边必多生口舌。”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道:“本宫会先向父皇禀告此事,着淮南几处州县补上这十万石的缺口,出不得什么乱子来。” 李恪在淮南数载,根基亦在淮南,淮南官员半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