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_番外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四 (第2/5页)

品。说真的,我第一眼看到这部剧的原稿,第一个想法就是能不能把背景架空——就好像我当初做《唐人街老手》一样!”

    “真没办法,审查制度限制的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没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创作能力,桎梏太多了!”

    “我前年拍了《湄公河行动》,大家都知道那是在公安部的直接支持下才突破审查得以创作的!否则,你们根本不可能在大银幕上看到《湄公河行动》!”

    “其实,八十年代审查相对比较松的时候,出现了大量吸引人的影视作品。导演周晓文刚一出道就拍了《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这两部警匪片,火得不行,如果就此发展下去,会比主攻艺术片的张一谋、陈恺哥更火,但后来呢,因为对警匪片的打压,他几乎再无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了,只在93年又拍了一次警匪片,从此陨落下去,拍了一堆古装片,还跑去拍电视剧。”

    “著名编剧芦苇,这么些年干什么去了?从1982-1999年,17年间他写了12部电影,而从2000年到现在,同样是17年间却只写了5部。不是应该越写越能写吗?为什么反而减少了呢?《人民的名义》是非常明显的例证,证明了给创作人员松绑对影视作品的影响有多大!”

    “好了,牢sao说的差不多了,大家有什么想问的?”

    沈临停下了自己的演讲,准备回答礼堂坐着的一堆学生包括媒体的问题。

    “沈导,首先恭喜你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

    “谢谢。”

    “现在很多人都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