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到登州去 (第4/5页)
移过来。 而与此同时官员文人们却还在一个劲指责毛文龙不解散辽东难民,群聚在岛上,故意以此索求军饷,耗费朝廷钱财。 完全相反的指责,能同时加在一个人头上。 大敌当前,大部分人却还如在梦中,都想着自己方便。 要求毛文龙这样的前线将士体谅后方,却从来不知道要后方要体谅前线官兵的痛苦。 这就是社会没动员,舆论没有发动起来的恶果。 现在顺天府的民间舆论已经大大改观。 但其他地方却还和过去一样。 辽东百姓经历的痛苦如在地狱,内地民众却麻木隔阂,毫无所感。 以为和自己没关系,不但不同情,还反而嫌弃厌恶对方添乱。 将士在敌后拼死搏杀,浴血奋斗,后方的百姓却丝毫没有感激,只把军队看成可能给他们添乱的负担。 在如此的社会氛围下,民仇视军,军与民为敌,甚至民与民为敌,怎么可能不是一盘散沙。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实际历史中的悲剧也就不难理解了。 崇祯四年十一月的吴桥兵变,孔有德等人奉命带去支援关宁,带的不过只有区区一千明军。 军饷不足,士兵饥寒,因为抢了一只鸡的问题,整肃军纪,导致军队哗变。 但军变之后,他们打回登州,形成的叛军队伍,最高可达八九万人。 这近十万人的队伍,就是在登州的辽东难民组成的。 原本明朝的官大多以为东江的兵疲弱不堪,不过是一群空吃军饷的草包而已。 结果叛军守登州,守了足足一年多,从崇祯四年一直守到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