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1 (第2/4页)
发现原来那个病人是真正的医生,反而做梦的医生是真病人,医院里所有人都是配合‘病人扮演医生’这个角色开展的。 紧接着,就在所有人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故事时,不,实际上,第三重反转来了。病人和医生其实是一个人,这个医生得了精神分裂症。把自己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是未来的自己,一个是过去的自己,两个人在他的脑子里斗智斗勇,折磨的他痛不欲生。 更简单一点的剧情,一个得了精神病的心里医生自己治自己的故事。 谢言一个人表面看上去虽然分饰两角,实际上,分饰好几个角色,首先饰演的是第一重角色,病人和医生。其次饰演第二重角色,扮演病人的真医生和扮演医生的真病人,最后饰演第三重角色,被精神分裂症折磨的无比痛苦的现实医生。甚至导演结尾还安排了一重,医生梦醒起床去上班,但这到底是梦呢?还是现实呢?导演把问题留给了观众。 剧本三四重逻辑,甚至还可以继续循环下去,仿佛一个死循环,谁都没有答案,这样的挑战对于谢言来说难度无疑很大,要演好非常难,这阵子谢言就在琢磨,到底怎么把握医生和病人这个角色,尤其是第二重逻辑,扮演病人的真医生,和扮演医生的真病人,这两个度太难了,还要跟前面第一重的两个角色分开,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四个角色的不同,这个尺度也非常难把握。 拍戏一个月,导演没把廖茜折磨疯,导演快把自己折磨疯了。准确的说,是谢言快把导演折磨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