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第135节 (第4/4页)
到了京都昌平侯府。” 柳襄记得谢蘅说过他和玉明淮是在一个宴会上认识的,玉明淮是随他姑姑赴宴。 她那时还在想,什么样的宴会会让玉明淮和谢蘅同时出现,原来是这样。 谢蘅知道柳襄的疑惑,不等她问便道:“玉家曾救过昌平侯府老侯爷的性命,老侯爷为报恩给两家小辈定了婚事。” “玉家知道门第悬殊太大,并没有将这桩婚约放在心上,只等将来寻个由头退了,可没想到十五年后,侯府大夫人亲自去玉家提亲。” 柳襄微讶:“所以,玉家二娘子是如今昌平侯府主母?” “不是。” 谢蘅摇头:“大夫人出自名门,对嫡长子寄予厚望,不愿让他娶商贾之女,几番商讨后,定了二房的嫡次子,而作为交换,她亲自下江南提亲,给玉家体面。” 侯府二房的嫡次子,对玉家而言亦是高攀,加上大夫人亲自走这一趟,更是诚意十足,但玉家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安排两家小辈先见上一面。 两方说好,若小辈不愿,婚约便作罢。 玉家娘子见了后并没有明确的态度。 这门婚事于她而言,可嫁,可不嫁。 可嫁,因郎君俊俏有趣,可不嫁,因离家太远。 但侯府的五公子却对玉家娘子一见钟情,非卿不娶,最终在他死皮赖脸的穷追不舍下,这门婚事还是成了。 成婚时还曾引得京都哗然,毕竟门第悬殊实在太大,几乎没人看好。 可如今十几年过去,二人仍琴瑟和鸣,恩爱如初,羡煞旁人。 柳襄对京都侯门知之甚少,只听过昌平侯府的名头,没有过什么来往,自然也不了解这些。 她听完后不免有些唏嘘:“这便是话本子里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