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年明月夜 第65节 (第4/9页)
保住了性命,太后到底还是顾念姐妹亲情。 崔颂清寻思片刻,横竖沈阙已经被流放,而且听说心气全消,也形同卢党的一个废子了,没必要为了一个盛阿蛮同时惹恼太后和圣人。 崔颂清冷酷权衡后,就也不发一言,崔党见状,于是也赞同将阿蛮送回岭南,间或有几个清流御史愤愤不平表示应将沈阙锁拿来长安,但奈何人微言轻,都被隆兴帝忽略了。 隆兴帝清咳一声,本想发布敕令,将阿蛮押回岭南,但见崔珣手执象牙笏板,从群臣中出列,不卑不亢拱手道:“禀太后,圣人,臣以为,不应将盛阿蛮送回岭南。” 众臣齐刷刷看向崔珣,崔珣长身而立,美如珠玉,但一张口,却是句句诛心之语:“尧舜之时,就有敢谏之鼓,民有冤屈者,皆可挝鼓上言,自尧舜至今,已有数千年,千年间,历代宫门皆设登闻鼓,难道在大周,这登闻鼓,就形同虚设吗?” 他话音刚落,卢党一大臣就驳斥道:“崔少卿,你是与沈阙有私仇,所以才这般说,但在朝堂之上,大家都是臣子,应一心为公,而不是为了私怨借题发挥。” 崔珣不由冷笑一声,他环顾朝堂,看着一张张道貌岸然的嘴脸,只觉可笑至极,这里面的每个人,除了方才那几个清流,哪一个是一心为公了?又有哪一个,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暗中盘算? 一个个扯什么妾不该告夫,又有谁,关心阿蛮被乱刀砍死的兄长盛云廷? 他望着方才驳斥他的大臣,徐徐道:“江司业,我正是一心为公,所以才主张不将盛阿蛮送回岭南,若将其送回,天下人都会知道,大周的登闻鼓,就是一个名存实亡之物,敢问江司业,你是想让百姓寒心,还是想让番邦耻笑圣人不但不如尧舜,还不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