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镇抚大秦 第46节 (第4/5页)
之学,跟孔孟之道有显著差别,孔孟之学为‘法先王’,我夫子之学为‘法后王’。” “法先王是价值理性。” “法后王则是工具理性。” “但两者之间真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吗?” “只怕未必。” “夫子当初授课时讲过‘礼’到‘法’,是基于社会秩序重建思路的自然延伸,过往的‘礼’不足以惩戒人心、整顿社会,因而就必须用更为强制性的‘法’。” “法跟礼其实都是基于‘人性’。” “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但善恶其实都是人,只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 “夫子之学是基于当时君主强兵胜敌的需求,提出‘法后王’‘性恶论’的观点,并注重严刑峻法,因而真论起来,夫子的儒学已从孔孟这样的礼儒转变成了礼法并重的法儒。” “儒即是法,法即是儒,其实是对的。” “李丞相更甚。” “他是儒为表象,法为表里。” “李丞相在《行督则书》中就曾写道: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督责之,则臣不敢不竭能以徇其主矣。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