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镇抚大秦 第35节 (第3/5页)
“魏国自李悝变法之后,已衰弱了上百年,但有一信陵君,便有中兴之势,这便足见魏国人才之多,而这一切都源于私学。” “这就是秦魏间最直接的冲突。” 闻言。 胡亥若有所思,暗暗记于心间。 嵇恒继续道:“接下来是楚国,楚国远离中原,因而受宗法的影响很少,甚至自鄙为‘蛮夷也’,然楚地广袤有‘川泽山林之饶’,但因商业不发达,所以‘亦亡千金之家’。” “地大而国穷。” “到了战国中期,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接连被赵魏韩击败。” “就在这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楚国开始了变法。” “即吴起变法。” “吴起的变法主要是‘废公族疏远者’。” “吴起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削减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把旧贵族往人少的地方赶,让他们去开发荒地。” “吴起变法成效斐然。” “从这之后,楚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que)三晋,西伐秦,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而吴起的变法只是限制旧贵族。” “这也是韩非子所说:‘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贵族的世卿世禄制的确被打破,但受影响的多为楚国公族,至于地方的贵族,受到的影响甚微,而在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杀,这次变法随之宣告失败。” “楚国虽有所兴盛,却最终难逃宿命。” “继续陷入‘大臣太重’与‘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